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080430

抗體條碼 認人快過DNA

美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比DNA檢測法更快,成本更低的人體身分鑑定技術。

這種新方法分析抗體;每一個人都具備獨特的抗體條碼,而且可自血液、唾液或其他體液中檢出。抗體是一種蛋白質,負責抵抗病毒,也具備執行例行生理後勤任務的功能。

新聞自選輯 20080430 柏楊病逝篇

苦難89載 柏楊寫下終章

作家柏楊昨天凌晨一時十二分,因呼吸衰竭病逝於新店耕莘醫院,享壽八十九歲,遺體置放第二殯儀館。家屬決定先火化再舉辦基督教安息禮拜,預定五月十四日下午三時在北市濟南教會舉行追思會。

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80429

凌晨呼吸衰竭病逝 柏楊享壽89歲

本名郭衣洞的知名作家柏楊,今天凌晨1時12分因呼吸衰竭病逝在台北縣新店市耕莘醫院,享壽89歲。柏楊的妻子張香華表示,目前正在擬新聞稿,完稿後將統一交由遠流出版公司對外發言。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080428

誦經猛吸拜香 廟祝燻出肺疾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位五十多歲男性廟祝在神明前誦經長達卅年,前五年固定在北部某佛寺念經,後廿五年改當吟遊廟祝。他離開常駐寺廟後,廿多年來一 直有咳、喘、胸悶等異狀,懷疑自己中邪。日前上醫院求救,診斷後發現是被拜香「燻過頭」,吸入過多香煙導致肺部疾病。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080427

海流交會處 七星岩美麗又危險

鵝鑾鼻外海的七星岩,因海底生態資源豐富,成為釣客及潛水客的最愛。但這裡海況變化莫測,被潛水玩家形容為「既美麗又危險的海域」。墾丁一名資深潛水教練表示,在七星岩潛水,無論下水或上船都必須在定點,稍有疏失,就可能被海流帶走。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080426

凶殘暴龍… 是特大號的雞

掠食凶殘的暴龍,是特大號的雞。

「科學」期刊25日登出哈佛大學醫學院和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院研究人員的論文,首度提出支持恐龍演化成現代鳥類的分子證據,以前都是以解剖學說明兩者的關聯。

2008年4月25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080425

科學新發現:經血能補心

繼科學家使人類皮膚細胞發展成幹細胞之後,日本研究人員又發現,女性經血中的細胞也可發揮類似幹細胞的功能,修補心臟組織及治療肌肉疾病。被視為不潔的經血,也能發揮醫療功效。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080424

改列食品 綜合維他命將降價

部分綜合維他命如善存、新寶納多、克補,將由「藥品」改為「食品」,此類維他命在台售價多遠高於國外的情形將獲改變。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昨天表示,目前傾向開放綜合維他命改列為食品,高劑量、單方的維生素才列為藥品。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080423

繼承保證債務 放寬擴及成人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民法繼承編施行法修正案,將「父債子不還」的對象,擴及成年人;亦即「成年」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的連帶保證債務也僅負「有限責任」,只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80422

喝咖啡配藥 讓我焦慮讓我暈

醫師與藥師提醒,部分降血壓藥、抗心律不整藥物、口服避孕藥若遇上咖啡,可能減緩咖啡因代謝,導致心跳加速、坐立不安、惡心、暈眩。所以咖啡不只不能配藥,兩者起碼要間隔兩小時。

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080421

台灣特例 如廁衛生紙 直接丟垃圾桶

游先生全家人跟團遊日本,團員剛過海關在機場大廳集合,台灣導遊就迫不及待提醒:「大家注意喔,上完廁所的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不要丟旁邊的垃圾桶。」導遊還不忘補一句:「因為日本人看到用過的衛生紙,會覺得惡心!」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080420

萬歲樹木 全球之最

瑞典中部最近發現樹齡近萬年的全球最老樹木,是一株冰河時期過後不久就開始扎根生長的雲杉 (mountain spruce)。,至今依然老而彌堅。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080419

17公噸免洗筷含防腐劑 常用傷肝腎

衛生署首次驗出兩批自印尼和越南進口、重達十七公噸的免洗筷,含有防腐劑聯苯;衛生署建議,民眾在外用餐最好自備環保筷,才能避免把添加的化學物質吃下肚。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080418

米勒畫作 拾穗、晚禱 神的境界

「米勒不只是家喻戶曉而已,他賦予藝術神格化,這是神的畫!」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說。

由 聯合報系及歷史博物館主辦的「驚艷米勒酖田園之美」展,五月底登場,專家異口同聲說,這回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不必搭飛機遠渡重洋就能享受到「世 界文化財產」,是台灣人的福氣。特別是在總統大選後,專家呼籲不分藍綠,放下一切執著,進入「晚禱」和「拾穗」所追尋的普世價值。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080417

塑膠奶瓶含雙酚A 恐致癌

美國聯邦政府十五日首次表示,嬰兒奶瓶等塑膠日用品中的化學成分「雙酚A」(Bisphenol A,簡稱BPA,又譯酚甲烷)可能對人體產生致癌等重大健康威脅。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080416

全球糧荒惡化 30年之最

全球糧食危機進入緊急狀態,糧食庫存減少到近卅年來新低點,糧價飆漲使多國陷入動盪。主要國家財經首長警告,糧食危機影響全球政治經濟穩定,為害之烈更甚於美國次級房貸風暴。

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80415

內政部統計 全台人口總數22978800人

內政部公佈最新戶口統計資料,截至三月底止,全台人口總數為兩千兩百九十七萬八千八百人,人口增加率為千分之四點三,性比例為一百比一百零二,也就是每一百位女性相對有一百零二位男性。

2008年4月14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080414

9成所得拚溫飽 700萬人真辛苦

物價高漲,可能讓國內中低收入家庭的七百萬民眾難保日常溫飽。根據主計處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國內民生必需品價格的平均漲幅高達百分之七點五,刷新近廿八年同期新高紀錄。

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080413

古鐘敲四響 火警車禍連四起

雲林縣北港消防隊八年前尋回一座百年消防鐘,奇怪的是,消防鐘每響必出事,四年前陳封倉庫。前天古鐘再出關,不經意敲了四響,隔約十分鐘,接連發生車禍、火災四場意外,讓隊員不得不信邪,趕緊再將古鐘封庫。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080412

愈來愈「癌」重 7分38秒添1例

衛生署十一日公布民國九十三、九十四年癌症登記報告,結果顯示國人癌症發生率持續增加,平均每七分卅八秒就有一人罹患要命的侵襲癌!口腔、食道癌及肺癌等男性主要癌症多與煙、酒、檳榔有關,男性罹癌的發生率也是女性的一.三四倍。

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080411

德法合編課本 籲中日仿效

德國與法國合編高中歷史課本,最受矚目的第二冊9日正式出版,鎖定19世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和世界史。中央社報導,代表德國政府的柏林市長渥瑞特說,但願德國與法國的經驗能引起全世界仿效,例如中國與日本。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080410

全台危橋188 屏東縣嚴重

全台有兩萬多座橋梁,不少潛藏危機。交通部公布去年橋梁評鑑,彰化、台南、嘉義、高雄、屏東及花東等七縣入列「亟待改善」的最差等級,屏東縣連續三年掛車尾。交部將投入十五億,明年底前修繕全台一百八十八座危橋,其中有五十座要拆掉重建。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080409

線上購物賣翻天 客服電話找不到

消基會調查十五家線上購物網站發現,普遍存在「公司基本資料揭露不全」、「退換貨規定不合理」以及「事前付款不保險」等三大問題,消費者想在首頁找客服電話都找不到。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80408

常春藤9人刷下 1落榜生卻上

常春藤高中微調學生成績案有驚人發展。繁星計畫彙辦中心台灣大學依常春藤高中提供的卅七位學生原始成績重新分發後,昨天公布結果,原錄取十一人中,九人被刷下來、一人維持原錄取結果、另一人改錄取其他志願。但原來落榜考生中,竟然有一人可以錄取聯合大學。

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080407

打保齡球…哎呀,指頭拔不出

方姓高二男生昨天到台南市一心保齡球館打球時,以右手食指試探九磅重女用保齡球的拇指孔深度時,食指卡在洞內深處另一小孔內拔不出來,他抱著保齡球到成大醫院急診,醫院請消防人員用破壞器材將保齡球鋸開才脫困,所幸食指僅輕微紅腫。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080406

世界宗教盛會 大甲媽遶境起駕

一年一度大甲媽祖南下遶境進香,每年都有來自各地十餘萬的信徒陪同,今天晚上將由鎮瀾宮出發到新港奉天宮,經八天七夜徒步來回,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將於下午5時蒞臨,為媽祖請轎,準備晚上11時10分起駕。

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080405

清明免祭祖!穆斯林忙宣導

昨天是清明節,各墓區湧入祭祖民眾,伊斯蘭教公墓區因無祭祖習俗,多數仍如平時般淨爽,但回教協會副秘書長馬孝棋也發現,部分穆斯林後代不了解先人信仰,清明也燒香祭祖,他們只好年年在清明前後到墓區「勸導」。

2008年4月4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080404

南台科大爆弊 畢業報告網拍標來的

校址在台南縣的南台科技大學電機系學生爆料,指系上規定必須繳交專題報告才能取得學分畢業,有同學的專題報告,竟是在知名拍賣網站上花錢買的。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080403

人獸混合胚胎 成功活3天

英國紐卡索大學研究團隊已成功培育出歐洲首見的人獸混合胚胎。研究團隊強調,這些人牛混合胚胎只發育了3天。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080402

全球首例 沒心臟撐16天 男子換心重生

牙病差點讓他送命。六十歲的陳先生因牙周病感染細菌性心內膜炎,心臟嚴重感染、蓄膿,由於一時找不到合適心臟可用,醫療團隊大膽將他心臟先摘除,讓他在無心狀況下存活十六天,才成功換心。

知名小說封神榜中,忠貞的比干被陷害,拿出「七竅玲瓏心」供紂王觀賞,靠著姜子牙法術保護出宮。戴著口罩,聲音微弱,當了「無心人」十六天的陳先生,就像現代比干,因為多日插管,昨天用沙啞、虛弱的聲音感謝捐贈者以及醫護團隊。

陳先生一向健康,年初才剛退休,一月中旬腰痛、腿痛、食欲不振,以為是感冒,春節時症狀加劇、喘咳厲害,無法平躺睡覺,送到奇美醫院,才發現感染細菌性心內膜炎,主動脈嚴重閉鎖不全,瓣膜上有贅生物,瓣膜環周圍有膿瘍、心室中膈缺損。

由於心臟已被嚴重破壞,如果沒有立即摘除、控制感染,隨時可能死亡;拿掉心臟,透過葉克膜維持心肺功能,還有等待的機會。因病患兒子醫師說服家人,同意將心臟摘除,之後再轉台大醫院,第一套葉克膜因轉速太快嚴重溶血,台大再加入另一套葉克膜,才把狀況稍穩下來。

在等待心臟的十六天中,主治醫師台大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王水深表示,陳先生的狀況極特殊,也因為擔任耳鼻喉科醫師的兒子能夠理解,在搜尋過國內外文獻後,此無心人換心手術應是史上第一例。

王水深解釋,等待時,陳先生的胸腔是空著的,僅有兩套葉克膜的六條管線在其中協助循環功能,在沒人能保證有心臟可換,葉克膜一般來說只能維繫七天左右,在這十六天內陳先生就有兩次敗血性休克,一次就是在動手術的當天。

王水深說,百分之九十五的細菌性心內膜炎病患,可以手術修補,但陳先生心臟被細菌破壞的太嚴重,才大膽採用無心治療。

由於麻醉和注射鎮靜劑的關係,處於無心狀態的陳先生一路都不省人事,王水深說,手術成功後,醫療團隊忍不住在手術室歡呼。

台大心臟血管外科副教授陳益祥說,近十五年來醫療技術提升,讓病人有機會嘗試新的治療可能,不過家屬必須面對未知恐懼,摘除心臟也就意味沒退路,就算幸運等到心臟,也得面對感染、排斥風險。

台大醫院外科病房主任柯文哲則說,如果家屬不是同為醫師,主治醫師摘除心臟的建議,肯定會引起麻煩,這同時也挑戰急救心臟衰竭病患的界線,這些相關的問題應該舉辦葉克膜倫理學討論會。



冒險救父 建議摘父心 醫師兒超煎熬

奇美醫院耳鼻喉科陳姓住院總醫師的父親移除心臟撐了十六天,才等到捐贈者,身為醫師的他,憂心父親病情,還要說服母親與家人同意移除心臟,等候心臟期間,又要不斷安慰家人,他說:「內心煎熬外人難以體會。」

陳姓醫師說,父親原本是輕微牙周感染,一月底體重持續下降,老人家當時就有不祥預感,沒想到是心臟感染細菌,直到心臟衰竭才發現。

他說,奇美心臟科主任鄭伯智告知他父親心臟有七處缺損,病況危急,當時只有兩個選擇,移除心臟裝上葉克膜等候捐贈,或修補缺損,但修補也可能死亡,移除心臟等候移植風險也高,但至少還有機會。

陳姓醫師說,他進手術室看了父親破損心臟已化膿,直覺不太可能重建。一般人或許以為破掉補起來就好,但體內化膿極易導致敗血症,他只好回頭勸家人,接受建議使用葉克膜。

他說,奇美移除心臟手術非常成功,不過南部器官捐贈少,北部尤其台大獲贈機會最大,但相對等待的病人也多,家庭會議討論後,還是決定冒險北送。

病從口入 牙病藏禍心 不理會要人命

「牙病其實也很要命」,新象藝術創辦人許博允三年前動了心臟手術,原來竟是蛀牙造成!台大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王水深表示,牙周病是大部分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禍首。

許 博允說,五、六年前他感到身體不舒服,醫院檢查出心臟瓣膜「有問題」,卻一直查不出原因,拖了好幾年,最後竟差點送命。「我從鬼門關走了一趟,沒想到竟然 是蛀牙引起的!」他現在格外注意口腔清潔,還會打趣:「口腔不好的人少接吻,免得傳遞細菌影響別人」,醫生說,許多內臟疾病都是口腔細菌引起的,「口腔不 好的人健康也不會好。」

王水深說明,細菌性心內膜炎最常見的感染來源就是來自口腔,包括牙周病,甚至拔牙、洗牙等口腔治療,其次是是腸道發炎疾病,如氣室炎。

牙周感染也造成早產、嬰兒體重輕,有懷孕計畫者,懷孕前最好先治好,因為懷孕初期不適合接受抗生素治療。

(聯合報)
--
葉克膜再建功摘心16天後換心世界紀錄

沒有心臟,仍能存活,台大醫院創全球首例!一位等待換心的老人,原本受損的心臟被整顆摘除,生命跡象監視器顯示一路直線到底;但他並未死亡,台大醫院用兩套葉克膜(ECMO)幫他維持心肺功能,於摘心十六天後成功換心,創全球醫界史無前例的紀錄。

換心人是六十歲的陳麒鐘,昨天出院,台大醫院幫他切蛋糕慶「生」。換心手術主刀醫師、台大心臟血管外科主任王水深表示,陳麒鐘無「心」存活十六天的病例,全球首見。

兩套葉克膜 台大醫院創奇蹟

這也是一項南北接力、成功換心的手術。今年一月中旬,一生從未生過大病的陳麒鐘感冒、食慾不振,並出現喘咳現象,夜晚無法平躺入睡。二月十二日送至台南奇美醫院檢查,發現心室中隔嚴重缺損、主動脈瓣重度閉鎖不全,隨時會心臟衰竭,必須馬上開刀換瓣膜。

隔天,奇美醫院醫師打開陳麒鐘心臟後驚訝發現,主動脈瓣(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與三尖瓣(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呈現被蟲啃爛的樣子,只有換心才能救命。

經家屬同意,醫師立刻摘掉陳麒鐘的心臟,裝上一組葉克膜維生,並北上轉送台大醫院換心。

台大二月十四日收治病患,出動心臟移植與葉克膜團隊,嚴陣以待。王水深昨天表示,奇美醫院裝的葉克膜運轉太快,造成嚴重溶血,因此台大降低轉速,並裝上第二套。

王水深說,因為心臟被取下,所以陳麒鐘的心窩像個窟窿;醫療團隊在原處打造「人造共同心房」,當作暫時儲血槽,槽上接有數條人工血管,包括三條靜脈與三條動脈。

三條靜脈把人工心房的血送進葉克膜,換氣後的血液經由二條主動脈與一條肺動脈送回人體。

摘除心臟 人造心房取代維生

二月廿九日終於等到適合的心臟。手術由台大心臟移植團隊執行、王水深主刀,手術七個小時後順利完成,葉克膜也功成身退,這兩套葉克膜總計幫陳麒鐘維生十六天。

這十六天裡,生命跡象顯示器只有顯示一條代表「死亡」的直線。王水深略帶激動表示,當他把新的心臟裝進陳麒鐘心窩,看到心臟重新跳動、顯示器出現波浪線條時,他知道,已經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陳麒鐘 第一次用健保就換心

台大醫院日前完成全球首例無心臟狀態下成功換心的手術,換心人是現年六十歲的陳麒鐘。換心前,他未生過重病,這輩子首度使用健保卡就與死神打交道,非常不可思議。

陳麒鐘的兒子陳世中是台南奇美醫院耳鼻喉科醫師,他親眼看著父親一腳踏入鬼門關,之後又被葉克膜及換心手術救回一命。站在重症家屬的立場,他提醒民眾,在不浪費健保資源前提下,身體感到不舒服時,一定要去看醫生,千萬不要鐵齒以為自己很健康。

台大醫院昨天慶祝陳麒鐘換心成功出院。陳麒鐘因多日插管造成聲音嚴重沙啞,無法言語,僅簡單向台大道謝致意。陳世中昨天接受電話訪問表示,陳麒鐘平時身體非常硬朗,從不吃藥、看醫師,這次突然嚴重生病,家人都以為他撐不過這一關,做了最壞的打算。

雖然有個醫生兒子,但陳麒鐘不喜歡看醫生。陳世中無奈地說,父親即使罹患小感冒,也不願到診所就醫,「不聽我這個醫生的話,寧願到藥房買藥吃。」陳世中表示,陳麒鐘也沒做過健康檢查,因此心電圖、超音波等可以提早看出心臟毛病的檢查都沒做過。

陪伴父親走過鬼門關,陳世中有感而發地說,「疾病真的很難被預測,我們原以為只要換瓣膜就可解決問題,但感染波及整顆心臟;以為拿掉心臟,應該沒希望了,沒有想到葉克膜能夠支持他撐下去。」

捐給陳麒鐘心臟的是一位車禍身亡者,台大醫院不透露細節。陳世中昨天替父親感謝捐出心臟的善心人士。回想在救護車上一路陪著昏迷的父親到台北換心路上的心情點滴,陳世中希望民眾平時就要注意身體健康,不要拖到最後一刻才就醫。

「葉醫師」顛覆死亡的定義

葉克膜在國內已成為鼎鼎大名的救命「葉醫師」,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玲等人都被它從鬼門關中救回,這些例子都讓我們看出搶救回來的生命的可貴。但台大昨日發表的「無心者換心」案例,卻讓人深思「死亡」的意義。

換心者先被摘除心臟,沒心的他躺在病床上,機器上的圖譜直線顯示病人已「死亡」。但在葉克膜替代心肺循環下,他是生、是死?

有了葉克膜以後,醫學、法律與宗教,如何重新定義死亡的意義?

或者,葉克膜搶救數月還沒清醒的心肺衰竭患者,即使醫師以專業判定沒有繼續搶救的必要,但家屬堅持不可拔除葉克膜,再貴都在所不惜。這時,醫師如何抉擇?

上述都是倫理問題。另一個層次的顧慮是,葉克膜一次療程花費近卅萬,是否可能變成另一種「葉克膜醫療歧視」—有錢人的命值得搶救,沒錢用葉克膜的人只能選擇被放棄?

即使全民健保願意給付,但面對多數民眾對搶救家人生命的渴望,健保如何應付葉克膜每次動輒百萬元的支出而不破產?

台大醫院外科加護中心主任柯文哲有「葉克膜大師」之稱,在他指揮調度下,救回無數與死神掙扎的生命。但連他面對每次啟動葉克膜時,都會問問自己:「在葉醫師之前,生死一線要畫在哪裡?」

葉克膜救命 勝率五成

葉克膜救命紀錄持續突破。台大醫院葉克膜團隊兩篇最新研究論文指出,心肺復甦術(CPR)合併葉克膜對心肺衰竭者急救,存活率高達五○%。

病人能夠意識清醒出院的比例,也比單純CPR急救高出三倍,從十%增加到卅%。

在台大葉克膜小組召集人、外科加護中心主任柯文哲主持下,這兩篇論文已被國際期刊《重症醫學》(Critical Care Medicine)接受,近日將會刊出。

台大心血管外科醫師陳益祥探討十八歲以上重症急救者,共有廿七件案例;同科醫師黃書建分析十八歲以下者急救案例,病例數一三五件。

柯文哲指出,成人心肺衰竭標準急救時間是卅分鐘,如果仍無法救活,醫生就會放棄。

但台大在CPR卅分鐘後加入葉克膜發現,急救存活率可達五○%,病人意識清楚出院的比例也從只用CPR的十%,增加到卅%。

台大的「葉克膜」奇蹟引起國際注意,美國重症醫學會研擬葉克膜使用標準綱要的專家貝克(Becker)教授去年親自率團到台大觀摩。

台大今年才創下一一七天用葉克膜救活嚴重呼吸衰竭病人,打破台大保持的葉克膜五十三天急救存活舊紀錄。

病人是一名溺水造成呼吸窘迫的原住民,去年七月廿九日到十一月廿二,完全依賴葉克膜維持心肺功能。

台大還有連續用葉克膜搶救重症患者六個月的紀錄,但病人最終沒有存活。

台大去年完成一百五十例葉克膜案例,存活率高達四○%,比國際標準卅%還高。

侵心細菌 疑來自牙周病

牙病會要人命!醫師提醒,先天性心臟病患拔牙、洗牙時必須小心,不慎出血,會把細菌帶進心臟、侵害心臟。牙周病患也要注意,因為吃東西時,牙周病的細菌會跑出來,如果遇到口腔出血,可能順著血液攻擊心臟。

台大醫院完成全球首例「沒有心臟」,以葉克膜支撐的換心案例。院方昨天表示,病患陳麒鐘罹患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必須換心,但手術前,查不出他身體哪裡有問題,也不確定是否有心臟病史。檢查牙齒後,懷疑牙周病是罪魁禍首。

台大心臟血管外科主任王水深表示,奇美醫院的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陳麒鐘主動脈辦上有二.七平方公分贅生物,瓣膜周圍有潰瘍,懷疑是細菌作怪,但醫療團隊不確定菌源來自哪裡。

搜遍全身,台大醫療團隊終於在陳麒鐘的嘴巴裡找到最可能的答案。王水深說,陳麒鐘沒有蛀牙,但在上下門牙旁邊不起眼的角落裡,出現牙周病。

「終於找到了!」王水深說,陳麒鐘可能平常咀嚼食物時帶出牙周病細菌,如果恰巧碰到口腔有出血傷口,細菌會跟著血液留回心臟並侵襲瓣膜,尤其是主動脈瓣。

或者,拔牙出血也可能把細菌帶進心臟。王水深說,這類細菌性新內膜炎最常發生在先天性心臟病患身上,危險機會是沒有心臟病者的「百分之一百多倍」。

換心團隊成員、台大心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紀乃新提醒,心臟瓣膜(主動脈瓣、肺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疾病及心室中隔缺損者,最要留意拔牙、洗牙出血的問 題。台大找出導致陳麒鐘急性心內膜炎的菌種是鏈球菌,在葉克膜陪伴他的十六天裡,持續用超級萬古黴素治療,避免進一步感染。

(中國時報)
--
挖掉心臟16天 幸運換心重生

60歲病患 心臟爛掉難修補

台大醫院二月底進行了一檯空前的心臟移植手術,救活了一位僅靠葉克膜續命的「無心人」,但有醫師認為,這種不得已的激進作法,已挑戰現行法律的死亡定義。

這名病患是六十歲的陳先生,今年一月出現感冒症狀,後來急速惡化,嚴重喘咳到無法平躺睡覺,在台南奇美醫院就醫,二月十二日以超音波發現罹患細菌性心內膜炎。隔天就出現肺水腫與心衰竭,緊急進行開心手術,卻發現心臟感染過於嚴重難以修補。

切除等心 裝上葉克膜維生

為避免感染擴大,與家屬溝通後決定摘除整顆心臟,裝上葉克膜維生,並轉送台大等待心臟移植,住院時,一度併發敗血症險些死亡,第十六天時,幸運等到心臟,由台大外科教授王水深主刀,進行移植,並於昨日出院。

無心手術 可能是全球首例

台 大醫院昨日為了這位整顆心臟被摘除,當了十六天「無心人」的病患召開記者會指出,這種無心臟狀態的心臟移植,過去並無文獻報告,也不曾有醫師這麼做,可能 是全球首例。不過摘除活人心臟的作法,卻引發醫界議論,因為傳統認定無心跳就是死亡,台大高層因而一度猶豫是否要召開記者會。

東吳法律系碩士、林口長庚外科教授林萍章表示,傳統死亡要符合三個條件,包括心跳停止、呼吸停止、瞳孔放大,這類心臟被摘除的病患,雖無心跳,但其他兩個要件尚未達成,應無爭議。

不過,台大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卻認為,這例病人在死亡判定上可能有爭議,住院期間,其呼吸必須仰賴呼吸器,無法自主呼吸,因使用大量鎮靜劑,無法判定腦死。

此外,一般裝葉克膜的病人並非一律無心跳,有些只是心跳微弱,但心電圖仍有起伏,然而,這位病人卻因為沒有心臟,心電圖就只見一條直線,這在活人身上是前所未見。

引發議論 也挑戰死亡定義

柯文哲問,這位病人後來幸運地等到了心臟,但假如最後沒等到心臟而死亡,法律上的死亡時間,應從何時算起?是挖除心臟的當時嗎?他也沒有答案。

無心換心手術 國際矚目

台大醫院進行這場首例換心手術時,許多院內醫師聞訊趕來手術室,爭看這名被摘除心臟卻還能存活的病人。

胸腔空盪 主刀醫師震撼

主刀的台大外科教授王水深事前雖已有心理準備,但當手術刀劃下,親眼看到空盪血紅的胸腔中沒有心臟,只剩幾條葉克膜導管時,內心也相當震撼。

台大因為接到這例外院轉來的特殊個案,才有機會為無心人進行心臟移植。王水深表示,手術難度與一般心臟移植差不多,前後大約花了七、八個小時,當新的心臟開始跳動時,移植團隊興奮地發出歡呼聲。

王水深表示,這類心臟感染的病患,九成五以上都可靠手術清創、修補,過去不曾有摘除心臟的前例,因此國外專家對此案例也深感興趣,建議他儘速寫成論文發表。

台大外科副教授陳益祥說,傳統上認為心臟停止就代表死亡,醫生要親手挖除活人的心臟,需要相當大的勇氣。雖然這例病患移植成功,但未來恐怕也沒幾個醫師敢做,就算在歐美也一樣。

去年葉克膜市場大幅成長,存活率卻下降,台大去年以葉克膜救回六十條人命,成功率四成,卻花了一億元台幣。台大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表示,如果每個換心病例都像這樣處理,健保局可以提早關門了,未來一定破產。

更令人憂心的是,醫界與媒體聯手炒作的葉克膜神話,助長了「不顧一切救到底」的迷思,嚴重衝擊生死教育、安寧療護與器官捐贈觀念,有病患被救到四肢發黑壞死、身體長蛆,家人依舊不肯罷手。

台大醫院將討論葉克膜迷思

台大醫院倫理委員會諮詢委員、社會醫學科副教授蔡甫昌表示,鑑於相關問題越來越嚴重,台大已打算召開研討會檢討葉克膜帶來的倫理議題。

牙周病菌 意外引發心內膜炎

六十歲的陳先生這次意外感染了嚴重的心內膜炎,台大醫師推測,可能與兩顆門牙下的牙周病有關,流血的傷口讓細菌有機可乘,經血液循環引發心臟感染。

台大外科教授王水深表示,臨床上發現,引發心內膜炎的最常見危險因子,就是牙科相關疾病。

牙周病學會常務理事、國泰醫院牙科醫師楊岳炤表示,引發心內膜炎的細菌,除了牙周病細菌以外,更常跟其他口腔內常見的細菌有關,且通常是在拔牙或洗牙後,引發感染。

楊岳炤表示,拔牙或洗牙後留下的傷口會讓口腔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引發暫時性的菌血症,健康人的免疫系統可以將細菌清除,不過,做過心內支架、換人工心臟、心瓣膜缺損者,心內膜被感染的風險就比較高,進行牙科治療前,必須先服用預防性抗生素。

相較於心內膜炎,牙周病細菌與中風、心肌梗塞關連性更高,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風險約提高兩到三倍,懷疑是細菌在血管壁滋生引起;罹患牙周病的孕婦若沒好好控制,早產的風險也會提高。

摘心抉擇 兒子感謝醫師同事建議

無 心換心成功的陳老先生,他的兒子為奇美醫院耳鼻喉科住院總醫師陳世中。摘除心臟、等待器捐,承擔未知變數的風險與賭注,而父親在台大住院等待器官期間,陳 世中每週數度南北奔波照顧,看著躺在病床上卻沒有心電圖的父親,百感交集;移植成功後,猶如復活一般,更讓他覺得醫療科技的神奇。

主刀摘除心臟、裝上葉克膜的奇美心臟外科主任鄭伯智則強調,陳老先生的成功案例,打破了全球心臟手術七十年來的迷思,意義重大,也提升了台灣醫學的地位。而在摘除手術過程,麻醉醫師邢中熹的協助也功不可沒,他打趣地比喻,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在父親開刀後,確認病情是嚴重的心內膜炎,陳世中當時面臨左右為難的抉擇,其一是進行手術重建,不過,因父親心臟結構共有七處受損,病情很嚴重,手術成功機率低,短期內又會復發,另個選項,卻是從未使用過的摘除心臟、裝上葉克膜、等待器官捐贈,也許曠日廢時,風險頗大。

而鄭伯智、邢中熹的專業建議,讓家屬採納後者,成就這項世界創舉。患者終於等到了心臟,有些許運氣成分,但陳世中決定當時,卻要承擔未知變數的風險,他下此賭注的籌碼,即為尊重專業,其實也就是醫師之間的相互信賴。

陳世中也在院內網站「奇美大聲公」裡登載「請救救我爸爸」的文章,真情流露的殷切期盼,加油、祝福回應不斷,超過六千三百人次點閱,各界的關心令他感動不已。

法界觀點 沒有出現腦死 都不算死亡

台 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林錦村表示,在法律上的死亡定義是指患者呈腦死狀態,如果患者處於生命機能停止狀態,對外界刺激沒有反應、無自主呼吸或腦部反射動 作,都會被視為已經死亡;反之,患者透過儀器維持生命,讓身體器官功能仍在運作,且有意識存在,則被視為還有生命跡象;一旦確定死亡後,並由相關機關出具 死亡證明書,才會衍生後續的法律問題。

不具名的檢察官則表示,傳統死亡的定義是指心跳消失和呼吸停止,表徵為脈搏消失、四肢及口唇發紫, 不過,心跳和呼吸停止並非完全意味真正的死亡,因為在科技進步的情況下,使用呼吸器或其他搶救裝置,仍可在腦功能未完全喪失的情況下繼續維持心肺功能,生 命系統可再繼續維持,因此仍然不算死亡。

檢方說,即使患者沒有心臟,但仍透過儀器維持生命系統,只要沒有出現腦死狀態,在法律上都不算死亡。

(自由時報)
--
印度研發咖哩手榴彈制敵

印度咖哩名聞全球,印度軍方研究單位發現,在咖哩佳餚中讓人辣得眼淚直流的辛香料,也能做成炸彈,在數秒鐘內制服敵人,成為反恐利器。
印度軍方「國防研究發展組織」已研發出一種81公釐口徑的「咖哩手榴彈」,裡面裝滿紅辣椒粉、胡椒粉及磷,將用於對付喀什米爾地區與基地組織勾結的伊斯蘭分離主義份子。

煙霧阻斷夜視攻擊
這些武裝民兵常混在平民群眾中,不易追捕,但部隊士兵只要引爆咖哩手榴彈,就能讓追捕對象一時間無法動彈,因為其中成分能使民兵呼吸道梗塞,暫時無法呼吸,眼部、喉部及皮膚也會有灼傷刺痛感。
印度軍方科學家也發現,若以發射裝置發射,咖哩手榴彈可在90公尺外製造出煙霧屏障,使敵方槍手無法以夜視裝置發動攻擊。印度軍方已在喀什米爾地區試用咖哩手榴彈,未來可能安裝在坦克車上,也可能成為警察與武裝部隊士兵的隨身配備。

(蘋果日報)
--
全球首例 台灣奇蹟 男無心臟活16天 台大團隊以葉克膜苦撐 終獲換心

六 十歲的陳先生一向健康,卻疑因罹患牙周病,口腔內細菌經血液攻擊心臟,引起嚴重心內膜炎,整顆心臟被細菌吃得破爛、布滿膿瘍,家屬在毫無選擇下,同意摘除 他的心臟,以斷絕感染源。歷經十六天「無心」狀態,以兩台葉克膜體外循環系統維生的陳先生終於等到心臟,成為全球首例無心臟且未裝人工心臟的成功換心者。

令人稱奇
台大醫院昨為陳先生切蛋糕慶祝新生,因長期插管而聲音沙啞的陳先生,連聲感謝醫院與捐心者的大愛。陳妻說:「我們運氣真的很好,(丈夫的)命能救回來,真的要叫台大第一名。」

放人工心臟恐惡化
陳先生年初出現感冒症狀,春節期間喘咳得厲害,甚至無法平躺睡覺,經彰化基督教醫院確診是細菌性心內膜炎後,二月十二日轉送台南奇美醫院,一度因肺水腫與心衰竭而推進手術房。
奇美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鄭伯智說,原欲修補陳先生心臟組織,卻發現心房中隔、心室中隔、主動脈等六個重要組織都被細菌吃破,神經傳導系統也遭破壞,多處膿水。若執意修補恐引起急性心衰竭,改放人工心臟等外來物則恐使感染惡化,因此建議摘除整顆心臟、等待換心。
陳先生的兒子是耳鼻喉科醫師,知道心臟來源稀少,卻不願放棄救父親的最後一線希望,忍痛同意摘心。因南部器官勸募不易,為搶時間,在二月十三日摘除心臟後,隔天他更將父親轉往台大醫院。
陳先生換心前十六天都躺在加護病房內,仰賴兩台葉克膜替代心臟功能。原本是心臟位置的空腔,放入六條葉克膜管線,進行全身血液循環,更因沒有心臟,床邊心電圖呈現無訊號的水平線。
陳 家終日擔憂等不到心臟,一度更因陳先生出現敗血性休克,已準備帶他回家,院方以最後一線用藥的萬古黴素救治才好轉。經歷十六天煎熬,終於在二月二十九日等 到救命心臟,主刀的台大醫院心臟外科教授王水深說:「當我把心臟放入陳先生空空的胸腔內,慢慢縫合,心臟開始一搏一搏地跳動時,整個手術房都歡呼起來。」

以往無救今現生機
王水深說,醫師無法向家屬保證能等到心臟,患者更可能不幸去世,「但只要有機會,就應盡力、不放棄。」他說,以往此類病患幾無其他救治機會,是死路一條,陳先生案例可望打破治療疆界,提供新的救治方向。



牙周病菌噬心 「要人命」

預防保健
歷 經十六天「無心」狀態的陳先生身體硬朗、無其他病史,唯獨有牙周病,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王水深推測,陳先生口腔內細菌經血流侵犯心臟,才造成嚴重心內膜 炎。他提醒牙周病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牙齒毛病看似不是病,其實會要人命」,若有瓣膜異常等心臟問題者,看牙時更應主動告知牙醫,服用抗生素以預防感 染。

有病史看牙應告知
台灣牙周病醫學會監事、北榮牙周病科兼任主治醫師陳柏堅說,牙周病患者的牙肉發炎、流血,細菌可能順著血液 循環到全身,產生菌血症。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紀乃新說,一般人不必過度擔心,但有心室中隔缺損、瓣膜異常或曾接受瓣膜置換手術者,細菌若在心臟組織 上聚集生長,時間一久,會破壞瓣膜等心臟組織。
紀乃新說,有上述心臟疾病的患者,接受拔牙、根管治療或任何侵襲性手術前,應服用預防性抗生素。
陳柏堅指出,糖尿病、血友病患者也應主動將病史告知牙醫;另提醒一旦牙周遭破壞,牙科治療也只能控制損害、設定停損點,呼籲民眾平日要落實刷牙、用牙線,每三到六個月讓牙醫檢查一次,以遠離牙周病。記者甯瑋瑜

預防牙周病 注意事項
落實刷牙、用牙線,每3~6個月讓牙醫檢查一次
若有下列症狀應就醫:
.牙齦易出血、牙齦暗紅色或紅腫
.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縫變大
.牙齒移位或變長、鬆動和咀嚼無力、不明原因掉落
.牙齒對冷熱食物敏感、口臭

(蘋果日報)
--
三民鄉正名 揭牌還在吵

高雄縣三民鄉今年元旦起更名為「那瑪夏鄉」,為避免影響總統大選投票作業,延到昨天才正式揭牌,鄉內三村及國中小學也跟著改名,有人批評是擾民。

三民鄉更名引發地方反彈,縣長楊秋興說,地方如有不同意見,在更名之前就要講,不是拖到現在才說,何況法令程序已走完,「縣府無權再做變動」。

那瑪夏鄉是高雄縣三個山地鄉之一,日據時代稱為「瑪雅峻」,台灣光復後改稱為「瑪雅鄉」,民國四十六年改稱三民鄉,今年一月起更名為「那瑪夏鄉」,意指楠梓仙溪之意。

三民鄉更名為那瑪夏鄉後,鄉內民族、民權、民生三村,分別改為南沙魯村、瑪雅村及達卡努瓦村;縣府擬將民族、民權、民生三所國小分別改為南沙魯國小、瑪雅國小、達卡努娃國小,三民國中改為那瑪夏國中。

鄉 公所昨天熱鬧舉辦正名系列活動,鄉裡布農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韃虎等地方人士質疑正名未經公投等民主程序,鄉民得全面申請更換身分證、健保卡、及學歷等證 件,勞民傷財,希望重新透過公投尊重真正民意。韃虎說,正名在去年舉辦四場公聽會,每一場都有鄉民反對,「正名手法粗糙。」

鄉長伊斯坦大‧呼頌反駁說,只是恢復原來名稱,完全依地方制度法,先經鄉代會通過改名案,並送縣政府核定;至於更換證件,將派村幹事到宅服務協助鄉民更新證件。

民族、民生兩國小及三民國中上月底舉辦家長說明會並投票,結果反對改名居多。縣教育處說,如果接著舉辦的社區公聽會仍未通過學校正名,將尊重學校及家長,不會強制更換校名。

鄉公所秘書孫榮顯說,本月起開始到宅服務,包括身分證變更及門牌更新等,所需費用五百多萬元已有著落,最快在八月完成。

(聯合報)
--
伊斯蘭教 躍居全球最大宗教

根據天主教教廷統計,伊斯蘭教信徒人數已超越天主教,占全球人口近兩成,首度成為全球第一大宗教。

不過,若把同樣以基督教信仰為中心的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與英國國教一併計算,則廣義基督徒占全球人口三成三,廣義基督教才是全球第一大宗教。

英國泰晤士報引用梵蒂岡官方報刊《羅馬觀察報》報導說,2006年的統計顯示,天主教徒在全球人口中占17.4%,穆斯林更甚一籌,達19.2%,天主教的信徒總人數首度被其他宗教超越,不再是全球第一大宗教。

教廷官員表示,穆斯林一般生養眾多,天主教徒則相對子女較少,以致天主教徒人數日減。

(聯合報)
--
政論節目的僵局/楊照

美國電視節目《今夜秀》裡有一隻觀眾很喜愛的狗,叫「Insult Comic Dog」。牠不是一隻真正的狗,而是像布袋戲偶一樣,由人將手插在後面操控的布偶。牠最大的功能,從牠的名字看就曉得,是講些糟蹋人的話來製造喜劇效果。

2004 年美國總統黨內初選如火如荼進行中,有一集的《今夜秀》邀請了當時在民主黨初選中領先,大有機會贏得黨內提名的約翰凱瑞上節目。不過,凱瑞的訪問,被排在 布偶狗表演之後。這隻看來既可愛又可惡的狗對著鏡頭,一副天真困惑地說:「約翰凱瑞,總統候選人,還是個越戰英雄,竟然要跟在一隻胡說八道的布偶狗後 面?」牠尖叫:「美國到底怎麼了!?」

是啊,美國到底怎麼了?不只是凱瑞,幾乎所有總統候選人,都要上綜藝節目接受訪問,而且通常都不是 什麼正經八百的訪問。例如說,跟凱瑞競爭的狄恩在民主黨內排名第三,他上了《賴特曼深夜秀》,宣布「十種讓自己逆轉勝的方法」,其中第十種方法是:「改喝 無咖啡因的咖啡。」第七種是:「什麼也別改──現在這樣好得很。」第四種是:「開始健身並用奧地利口音講話。」(模仿阿諾)第一種呢?「我不曉得,也許是 少發一點面紅耳赤狂怒的脾氣吧!」

這不正經,一點都不正經。根本就是配合綜藝節目搞笑嘛!可是上節目搞笑,還不是節目製作人去拜託候選人來炒收視率,相反地,是候選人爭先恐後巴著要去的。

為什麼這樣?一個理由是上綜藝節目,顯現自我嘲弄或被主持人嘲弄的一面,可以「軟化」候選人的形象,讓選民對他感覺親近。有時還能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處理媒體上的負面報導。

還 有另一個重要理由。候選人希望能透過綜藝節目接觸平常對他不熟悉的觀眾,爭取他們的支持。他們沒那麼想上新聞節目、政論節目,因為會看那種節目的人,通常 都已經有了明確、強烈的政治意見,他們想法固定了,很難被改變。相反地,綜藝節目的觀眾不怎麼關心政治,也就沒有心目中的支持投票對象,才是候選人最有機 會爭取的對象。

美國政治人物的選擇,有其道理,至少總比台灣政治人物只接受特定媒體特定節目特定主持人專訪,要有道理得多。節目有明確立場,也就在擴大選票上失去了意義,對著想法固定的觀眾說得嘴角全泡沫,到底有什麼用處?

選後台灣電視政論節目,又要一番洗牌,洗來洗去,立場調來調去,卻阻止不了一個新的潮流席捲台灣,看看美國的例子,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對政治最可能有影響的節目,反而會是表面上最遠離政治,所以能吸引沒有強烈立場選民的節目吧!

(聯合報)
--
洪蘭:有了社會支持 死亡率降低

母親的生日快到了,我們問她最想要什麼,她毫不猶豫地說:想回到我們小時候的時光。

我們都不解,小的時候,大的要吃、小的要穿,整天大哭小叫,有什麼好呢?她說:那時生活雖苦,工作繁重,但是左鄰右舍如一家人,做什麼事,一起做,從來不寂寞。

的確,在我小的時候,街頭巷尾都是日本式的平房,沒有圍牆,只有籬笆。我們去找同學,都在籬笆外喊,從來不曾按過門鈴。問路時,也沒人說地址,只要說找誰家的大嬸婆就知道了。

母親的粽子是跟對面陳媽媽學的,陳媽媽是台南望族,吃得講究,包的粽子是傳統式的,有稜有角。母親的蘿蔔糕是跟隔壁霍媽媽學的,霍媽媽是上海人,點心做得精緻又道地。

母親說,現在住公寓了,鄰居老死不相往來,她懷念當時雞犬相聞、守望相助的日子。

心理學上有很多的實驗都顯示「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是人在逆境時,度過難關最重要的因素,它對健康有直接的關係。

例如在美國費城附近有三個小城,小城居民的生活飲食型態都非常相似,而且共用一家醫院。所以連醫療設備等,一切都相同,但是有一個城的居民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率明顯的低於另外兩個城。

研究結果發現,原來這長壽城的居民多半是義大利南部移民,熱情好客,對同鄉很照顧。

義大利家庭與我們中國家庭很相似,結構緊密,一表三千里。假如有人去醫院生孩子,這個媽媽不用擔心家中無人煮飯,她的小孩自然有鄰居餵得飽飽的;家中若有人住院,要去探病,也不必叫計程車,自然有人會順道載一程,他們的口頭禪是「沒有什麼順不順路,多拐個彎就到了」。

小孩子想要逃學,還沒走出城,就被逮到送回家來,因為學校在小城的另一個方向。

這種禍福共享、患難相助的感覺,正是最能激發大腦中,跟正向心情有關的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及激乳素等荷爾蒙。

實驗者發現:「社會支持」可減少心臟血管方面疾病,快樂的人較長壽,所以他們在統計數字上就突出了。

工業化的水泥叢林社會中,我們必須創造出自己的「社會支持」,每個人若能先伸出自己的雙手助人,別人回報你的手,會以等比級數上升。

要抵抗憂鬱症、老人癡呆症等慢性疾病,「社會支持」大概是最有效、最節省社會成本的方式了。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藉由家庭或朋友這些網絡,提供不同形式的協助,包括情感性的支持、傳遞訊息及實際的幫助等。

陳豐偉:不要為了快樂而賺錢

有一種人比一般人容易得到快樂:不需要工作、或一天工作兩、三個小時,就可以擁有幾乎花不完的錢的富豪(與他們的家人)。但這種富豪家族占總人口不到千分之一,就算每個月買一萬元定期定額股票基金,50年後你也達不到這種境界。

有一種人只需要多賺點錢就能得到很大的快樂:沒有財富、低收入、基本生活需求欠缺的人。這些人需要社會資源介入、引導賺錢謀生的方法,只要能超越貧窮線,就能帶來很大的滿足。

但在台灣社會,絕大多數人都不屬於以上兩者。敢自稱「資產階級」的人不會太多,如果一年半載沒有努力工作,多數人就無法維持現有的生活品質。但只要你有把握自己能脫離貧窮線,你就需要常問自己:「我多賺錢,真的會更快樂嗎?」

科學研究不斷發現,中產階級的快樂,跟賺錢的能力並不成正比。當你擁有更多錢時,你可以買更多奢侈品,但快樂只存在於購物的那一剎那。老闆為你加薪時,你也會比較快樂,但這種快樂過一陣子就會消逝。

賺更多錢的快樂其實來自於:「我賺錢的能力,比我同年齡的同儕還強!」也就是,因為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因為肯定你某方面比同階層同齡的人還強,你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圓滿。

只 是,賺更多錢的快樂,很容易被抵消。一來,為了賺更多錢,你可能必須更辛苦工作、花更多通勤與開會時間,生活品質降低,對人生的滿意程度自然也會降低。二 來,當你有能力賺更多錢後,你的「同儕」、你的比較對象,自然也就「升級」了!你從企畫升上專案經理後,就不會想跟助理小妹一較長短。你開始發現其他資深 專案經理的能力、資歷、人脈多麼驚人,家產與品味多好,於是你的快樂逐漸消失,甚至開始遭受挫折。

當然,我們並不是從此鼓吹不學習、不成長、得過且過。但許多中產階級在辛苦一輩子後,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就是不斷工作、賺錢、犧牲生活,卻從不覺得自己有多快樂,然後到五、六十歲,青春已去,人生無法挽回,家人也不會特別敬佩你或覺得你了不起。

如 果有一天你發現你不是什麼天才型人物,也不太可能有大好機運,但你又很執著於人生的快樂。這時,最好的選擇,就是做你最喜歡、最有興趣、最想做的事情。那 些離開竹科公司開咖啡店、開民宿的工程師,不就是最好的範例?如果吃大餐、住豪宅、出國旅遊必須用一天無趣地工作十幾小時來交換,消費所能帶來的短暫快 樂,就實在一點也不值得了。

李偉文:幸福的青鳥

「一定要幸福喔!」自從日本漫畫到日劇的流行,這句話也成了大家流行的道別語。但是,什麼是幸福的來源?

我們看了多少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腰纏萬貫名門巨賈,或權傾一時的單位主管,他們真的比一般人容易尋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嗎?

仔細想想,我們想要使日子過得幸福,與整個社會國家並沒有太大關係,誰當總統,誰當市長,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多少影響。

我們真正的快樂,決定在家庭是不是和睦,決定在與鄰居相處是不是很和諧,決定在你與同事是否客氣、親切、互相幫忙,決定在與朋友之間是不是彼此敬重,決定在對工作是否盡心,受人肯定。

是的,瞭解到原來身邊的一切就是我們的全部之後,才恍然大悟,其實自己就是幸福的來源。

如果我們坐下來仔細地回顧前半生,也許會驚訝的發現,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都不是用錢得來的,最令人難忘的回憶,似乎也都是瑣碎又優閒的時光。

那麼,我們急急忙忙,到底在追求什麼呢?

或許因為無這些年全球化的高度競爭,讓任何地區任何產業、任何年齡的人都愈來愈忙了!在每個人都追求更多更多的背後裏,也帶著「不贏過別人,就會被淘汰」、「贏者全拿,輸者一無所獲」的焦慮吧?!

在忙碌的工作中,對每一天的生活,每個時辰的消逝,我們很容易輕忽掉,但是若我們能警覺到每天的生活累積起來,事實上就是我們的生命,會不會再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如何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當然,我們不停地忙碌,也許是為了多賺點錢,讓生活過得更好。可是我們可能根本沒想到,如果少做一點事,少賺一點錢,可能反而會活得更好,過得更快樂。

聽音樂、看書、散步,看著蝴蝶飛舞、油桐花相思花朵的飄落,盯著黃昏的太陽掉到山的另一頭,數著明滅的螢火蟲,坐在溪邊聽流水聲……這麼多美好的享受其實是不必花錢的!

據說義大利人認為只有三件事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相愛、飲食、歌唱。

也據說,全世界只有法國人充分利用五官在過生活。用眼睛來看美女,穿漂亮衣服,欣賞名畫;鼻子用來聞香水,呼吸新鮮自然的空氣;嘴巴用來吃好菜,講情話;耳朵聽音樂,還有用皮膚來觸摸,做愛。

想起童話故事中的青鳥。

當我們不斷地在追逐著想像中代表幸福的青鳥時,會不會最後才發現,幸福不在很遠的地方,幸福原來是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

青鳥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洪蘭:去焦慮 多想快樂的事

朋 友的先生出了車禍,前額葉皮質受傷了,她打電話向我抱怨:「他以前是個囉唆婆,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現在,什麼都不煩心,好像天塌下來有別人頂」。我說: 「那不是很好嗎?」她說:「可是他也失去規劃的能力,問他今天下午要做什麼,他都答不出來。」她所描述的正是這種病人最顯著的症狀。透過這些病人,我們才 了解原來「焦慮」是跟「未來」有關,不能想到未來,焦慮也就消失了。

演化要我們未雨綢繆,總是去想未來,但是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不 分中外,人都喜歡算命,雖然算命不一定準,但是多知道一點未來的訊息,心比較安。人對確定性的需求可由下面這實驗得知:這個實驗是讓自願者接受二十次電 擊,一組是二十次強電擊,另一組是隨機出現三次強電擊,十七次弱電擊。結果,弱電擊組的心跳比較快,汗流得比較多,比較害怕,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強電 擊會出現,無法預知未來,所以比另一組更焦慮。

要去除這種不確定性的焦慮,惟一的方法就是爭取主動,如果操之在我,這個不確定性就大大減少了。美國的研究發現,在大企業中,職位愈低的,消化系統的毛病愈多,大老闆天威難測,小職員每天戰戰兢兢,不確定性太高,日子難過。

演化雖然使我們容易焦慮,但是它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補救的方法,就是當痛苦的結果是「愉快」時,我們會忘卻前面的痛苦,只記得後面好的感覺。

有 一個實驗請自願者把手伸入冰冷的攝氏十度水中60秒,同時用電子量表來回報他的不舒服感覺,同一個人在另一個實驗情境中,是要把手要浸在水槽裡90秒,前 面的60秒是十度的水,但是後面的30秒水溫升到攝氏15度,所以長、短組都是60秒的冷水,但是長組外加30秒的溫水。

在當場,長的比 短的痛苦,但是在做完實驗5分鐘後,實驗者問如果再做一次,他們要選長的或短的組時,竟然有69%的人願意選長的,因為長的最後30秒是比較不痛苦的。我 們的大腦記住了最後好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女人生孩子那麼痛,下次還敢去生,因為她只記得美好的結局,過程的痛苦會忘掉。

看到大腦的這些特性,我們可以想辦法減少自己的焦慮,若是無法爭取主動,可以在腦海裡放一些最喜歡的歌,最想做的事,最喜歡吃的東西,「期待」會激發大腦中的多巴胺,多巴胺跟正向情緒有關,所以雖然造命者天,立命者仍然是我,把握住這點,人就不會憂鬱了。

陳豐偉:要快樂 降低成功標準

最近常見媒體報導,到底人生要存兩千萬元還是兩億元才能滿足、才能「過自己的人生」。許多媒體鼓吹要有在中國、歐美生存的能力,人生才算成功。如果多數台灣人都認同媒體設定的成功目標,也就難怪愈來愈多人覺得不快樂。

許 多關於快樂 (happiness) 的研究指出,影響人生快樂與否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否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如水電等公共建設、公共衛生、國民教育、可信任的司法。二、所達成的成就,距離 自己為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是否接近?事實上,在已開發國家,富豪的快樂程度,比起一般中產階級,在統計上也只多了微不足道的百分之幾而已。

愈是全球化時代,成功機會愈是屬於少數人。連Motorola手機、Yahoo這樣的強勢品牌都可能快速貶值,而印度的程式設計工廠可能會讓西方許多數理天才失業,再再說明,全球化時代的成功與失敗,跟個人努力早不成正比。

同 樣是棒球高手,極菁英如王建民可以得到上億身價,但普通菁英的國手三十幾歲後只能到台北市養工處幫我們管馬路。當我們鼓吹下一代放眼中國市場時,等待他的 可能是兩億競爭者,英語比他好的有5000萬人。成功者得到媒體吹捧,但絕大多數人只能渾渾噩噩、不上不下地過完一生……以媒體的標準來看。

台灣媒體發布的「快樂調查」,與我在學術期刊看到的全球性調查有很大的差異:台灣收入較低的中產階級很不快樂,而且明明只有一兩百萬元資產,卻期待要有兩三千萬元財富。是調查方法有誤,還是因為台灣上班族對人生有不合理的期待?

要讓台灣人快樂起來,促進經濟成長是個方法。但從日本、韓國、香港的例子來看,經濟成長也很難確保平均分配,絕大多數的上班族,別說上千萬元資產,連買間幾百萬的公寓都很辛苦。要讓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快樂起來,降低或重建人生目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許多上班族以兩千萬元資產為人生目標,很明顯是因為台北像樣的公寓動輒千萬元,因而墊高了資金需求。如果你發現你的能力與機運距離一千萬元很遙遠,或許你該做的是離開台北,放棄台北的成功機會;把台北當成職業訓練場,但不要把人生的夢想寄託在台北。

在中南部比較難接觸到台北的菁英份子,做事的格局也許差了許多,但你可以設定一個更容易接近的人生目標。當你快樂地在中南部建立自己的領域或家庭時,你大可忘掉屬於台北的一切。

(元氣周報)
--
5/23起 結婚須辦登記才生效

結婚生效條件變革,內政部籲請民眾注意!自今年五月二十三日起,結婚須向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才具效力。戶政事務所對此並提供便民服務,只要當事人提前與戶籍地戶政事務所預約,週六、週日及例假日也會派員值班受理結婚登記。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表示,過去的結婚採「儀式婚」,只要結婚雙方當事人在公開場合且有二人以上證人舉辦結婚儀式,結婚就有效,但自今年五月二十三日起,結婚的效力認定改為「登記婚」,必須結婚雙方當事人向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才發生效力,結婚登記日即為結婚生效日。

內政部指出,去年五月二十三日修正公布的民法第九百八十二條規定:「結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應由雙方當事人向戶政機關為結婚之登記。」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四條之一也規定,「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五月四日修正民法第九八二條之規定,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內政部說,鑑於登記婚實施後,民眾辦理結婚登記的日期會影響到當事人權利義務,為兼顧便利民眾辦理結婚登記及戶政事務所上班人力調配的考量,民眾若想在週六、日及例假日辦理結婚登記,可事先向戶籍地戶政事務所預約結婚登記日期,戶政事務所當日將派員值班受理結婚登記。

(中央社)
--
常春藤高中 繁星集體造假 法辦

台中縣私立常春藤高中涉嫌造假繁星計畫學生成績,經教育部調查,確定學生成績「經過人為調整」,同分人數過多,將全面重查,不符規定即撤銷入學資格。相關涉案人員除追究行政責任,也移請政風室處理其涉及偽造文書、詐欺罪嫌部分。

這是升學考試中,首度發現有高中為學生成績集體做假,嚴重影響考試公平性。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強調,將邀集相關學者徹底檢討學生在校成績考核制度,在校成績不僅影響繁星計畫,也影響推甄、申請等入學制度,不可不慎。

台中縣私立常春藤高中遭檢舉竄改學生成績,使學生擠入繁星窄門,教育部日前邀集中部辦公室及大學多元入學工作圈成員調閱成績,並分批訪談師生,昨天召開專案會議,決議嚴懲重罰。

教部調查發現,該校高三學生僅二五四人,前一%頂多三人,但校方刻意調整成績,使許多學生同分,前一%竟高達卅一人,明顯高過正常比例。而繁星計畫重點比 較是「學生在校成績」,不管學生來自那所學校,若常春藤前一%人數較多,就會打敗其他學校的學生,優先進入名校。

常春藤高中今年共有十一人錄取繁星計畫,包括中正、政大、高師大、成大、中興等十一所大學。教部已決議重查全部成績,以原始成績重新換算,若未達錄取標準,則撤銷錄取資格,缺額不再遞補。

教部發出的新聞稿嚴辭表示,之後若再有高中職遭人檢舉成績不實,經查證屬實,將依法撤銷學生的入學資格。若已註冊入學,也取消入學資格,就算該生已從大學畢業,也要追繳畢業證書。

何卓飛表示,學校可調整成績,但需依照高級中學學生考核辦法,在公開、透明、法制化原則下調整。常春藤高中完全沒有相關辦法或換算公式,甚至沒有任何會議紀錄,明顯違反公平原則。

教部也將嚴懲學校相關涉案人員,除依繁星簡章規定「違反公平招生」追究行政責任,涉及偽造文書、詐欺等刑事部分,移請政風處調查處理。對於常春藤校方則由 中部辦公室討論,決定是否給予減招、減班懲罰。但站在「不剝奪其他學生權力」的立場,不會減少該校繁星入學名額。

繁星計畫成績造假 上榜資格若被取消 常春藤不服氣

繁星計畫上榜學生資格遭教育部取消,常春藤中學校長陳若慧不服氣,她說,很多學校都有類似做法,清查所有公私立學校才公平。且微調分數是專業考量,並非做假;就算學校有錯,也不應該讓學生承擔。茲事體大,希望教育部重新考量,不要讓無辜的學生承受後遺症。

陳若慧指出,常春藤中學此次微調分數是家長一再反應,好班、普通班分數不一,無法呈現真正排名。

陳若慧表示,學校與老師專業考量後,經協調做出決議,並非做假,檢討老師並不公平。

她說,常春藤師資、設備與辦學能力都很好,如果教育部決議減招,是一種反淘汰。何況學生是無辜的,就算是學校有錯,也不該讓他們承擔結果。他們都是很優秀的學生,通過各種門檻,一旦繁星計畫資格被取消,推甄也已經過了,對他們太過殘忍。

陳若慧表示,類似常春藤做法的學校有很多,如果學生繁星計畫的資格因此要被取消,要求教育部應全面清查所有公私立學校,以示公平。

繁星計畫傳出學校成績造假,使制度蒙上陰影。清大教務長王天戈昨天呼籲,制度本身確可檢討,但不要以一個學校的個案,否定整套制度的美意;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也建議教部祭出「重罰」,嚴懲所有「老鼠屎」。

(中國時報)
--
環團拒吃到飽 推動合菜共食

響應環保、拒絕吃到飽!國內有環保團體為響應四二二地球日,積極發起「吃飯七分飽、反對滿街吃到飽」,認為吃到飽不但容易浪費食材,也造成身體沉重負擔。環保團體並推廣「合菜共餐」,每周一天邀請鄰里或友人各出一道菜共食,也可達到環保目標。

距離四二二地球日尚有廿天,全世界將有一八七個國家、約五億人參與減碳活動。環境資訊協會發起一連串攜手減碳護地球活動,環保團體並各自傳授民眾從生活中響應減碳秘訣。

主婦聯盟提出應自備餐具,拒絕使用免洗餐具;自然步道協會提倡減少使用交通工具、多騎自行車。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提倡「吃飯七分飽,反對滿街吃到飽」。

新生活社會福利促進會理事洪友崙表示,在國內流行「吃到飽」,卻讓人吃到撐,造成身體負擔,消費者更常因拼命點菜,最後吃不完而浪費食物。不但對環境不 好,也和目前國際推動的「減碳運動」背道而馳。尤其業者為大量供應食材,勢必壓低成本,可能有黑心食品隱藏其中。該會因此推動吃飯只要七分飽,洪友崙說, 為免犧牲下一代的資源,也積極推動「分段飲食、合菜共食」的觀念。

洪友崙說,去年他去參加天母的共食活動,所有社區鄰里各出一道菜,熱鬧開桌交流。他認為這樣的方式應定期舉行,他利用參與「愛笑俱樂部」機會,固定每周四 邀請俱樂部會員和鄰里,每周四中午各出一道菜共餐享用。參與合菜共食者目前有廿餘人,四月後將推廣到各縣市示範點。

至於「分段飲食」,洪友崙說,目前不論是自助餐或餐廳,都在供餐時間後停止營業,消費者全都擠在同一時間用餐,過後就沒人購買,食材全因不新鮮而遭丟棄。 該會先從台灣大學周邊做起,和附近餐廳業者洽談,中午或晚間用餐時間過後,低價提供食物,讓民眾不用全擠在同一時段吃飯;餐廳也可出清賣不完的食材,減少 食材浪費。

吃到撐要催吐 這才划算?

國內流行多年的「吃到飽」,有人說讚,吃到要催吐;有人說NO,擔心食材不新鮮。

住在桃園的黃太太表示,她以前念大學時,最喜歡和同學去「吃到飽」,常常為吃一餐,先餓兩天再去吃到撐。有一次和同學相約到五星級飯店吃下午茶,吃到肚子撐得實在很難受,只好到廁所去催吐,吐完再繼續吃,「這樣才會覺得賺到了」。

但她也說,自從工作幾年後,她和同事都不喜歡去標榜吃到飽的餐廳,現在食量沒有以前大,而且一般簡餐不過二、三百元,就可以點到喜歡吃的食物,「吃到飽」動輒要五、六百元,根本不划算。

在建築公司工作的陳先生說,他最喜歡「吃到飽」餐廳,尤其是火鍋店,只有在「吃到飽」才可不斷吃他最喜歡的牛肉。若在一般餐廳,牛肉不但貴,一點再點恐怕荷包也受不了。

說到「吃到飽」,孫先生直搖頭,他說,以他的經驗發現,吃到飽餐廳若價格較平價,通常食材不夠新鮮也不好,不合胃口。但到食材較好的吃到飽餐廳,要價通常在八、九百元水準,對他來說也不划算,寧願捨棄「吃到飽」,還是吃多少、點多少最划算。

(中國時報)
--
高跟鞋加神奇墊 愛美免受罪

穿起來婀娜多姿的高跟鞋,向來讓女性又愛又恨。愛的是它性感魅力無法擋,恨的是雙腳宛如接受酷刑。英國名牌Marks&Spencer(馬莎百貨)推出全新設計的高跟鞋,標榜鞋跟再高、走得再遠,腳也不會痛。

這種高跟鞋的祕訣,在於加了神奇的Insolia鞋墊,分散腳掌承受力。Insolia鞋墊完全不影響鞋子的外觀,可謂時尚與實用的完美結合。

愛美女性穿了一般的高跟鞋後,重心會前移,身體重量擺在前腳掌。久而久之,輕則長雞眼,重則腳拇趾外翻,甚至造成脊椎側彎。但加裝 Insolia鞋墊後,不管穿得再高,也覺得彷彿如履平地。放在足弓與足跟之下的鞋墊,可將重心由前腳掌後移至後腳跟,改善身體平衡,減輕前腳掌的壓力, 大幅降低雙腿與下背部不適感。

這是Insolia技術首次和M&S合作。2008年M&S春裝展上,Per Una、Autograph、Limited Collection等品牌共推出卅五款加了Insolia鞋墊的高跟鞋,每款鞋跟都在四公分以上。

Insolia發明者鄧寧柏醫師說,女性穿上二吋高跟鞋後,前腳掌壓力比穿平底鞋多六十%;穿上加了Insolia鞋墊的高跟鞋,前腳掌壓力可減到廿二%。

常幫名人整骨、針灸的醫師崔納說,一勞永逸的辦法是跟高跟鞋說掰掰,或選擇鞋跟不到半吋的高跟鞋。他透露,女性罹患膝蓋關節炎的比例是男性的二倍,高跟鞋難辭其咎。

(中國時報)
--
南極發現飛天企鵝?愚人節奇觀

生物學界最新驚人發現:企鵝除了會游泳、跳舞(電影《快樂腳》)、衝浪(《衝浪季節》)之外,牠們還會飛,而且可以從南極大陸飛到巴西的亞馬遜雨林。可惜的是,一年三六五天,企鵝只有在四月一日愚人節這天可以展翅高飛。

英國《每日電訊報》一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BBC1)新推出的自然奇觀節目《演化奇蹟》,將讓全球觀眾大開眼界、嘆為觀止,因為他們在接近南極的 「喬治國王島」上,拍攝到一群阿德利企鵝翱翔天際的影片(http://www.bbc.co.uk/iplayer/)。

《每日電訊報》的記者尼爾.米吉利寫得活靈活現,引述《演化奇蹟》「主持人」泰瑞瓊斯的話說:「那天天氣突然轉壞,但企鵝們並沒有擠在一起取暖,反而做了 一件其他企鵝都做不到的事…牠們還會飛行數千英里,到亞馬遜雨林享受冬日陽光…這樣的畫面不但讓觀眾大受感動,還充分顯示達爾文的物競天擇論真是了不 起。」

影片裡,企鵝們挺著胖胖的身軀,拚命拍著短短的翅膀,在冰上努力衝刺,模樣非常可愛。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企鵝們騰空而起,大批企鵝在空中飛翔,場景相當壯觀。

BBC宣傳片 被拿來大開玩笑

然而問題是,BBC1並沒有什麼新節目叫做《演化奇蹟》,所謂的影片其實是一段九十秒的電腦動畫,用來宣傳BBC新成立的影片分享網站「BBC iPlayer」。換言之,《每日電訊報》那位記者大人是在愚人節共襄盛舉,「自愚愚人」。但這則新聞馬上躍上了點閱率排行榜的第一名。

其實,一如往例,全球媒體紛紛選在在愚人節當天刊登各種捏造的消息,以娛讀者,顯示愚人節開玩笑的傳統依舊盛行。

有報紙刊登新聞,稱豪華汽車製造商BMW推出新款車,可以把那些企圖對車輪小便的狗兒電死。澳洲廣播電台2UE則宣稱,天主教宗本篤十六世七月訪問澳洲地區時,將為同性戀者舉行特別彌撒。

英國媒體則紛紛拿法國開玩笑,渾然無視於上周法國總統薩科奇來訪時呼籲英法兩國應更緊密合作。薩科奇矮小的身材,成為小報《太陽報》愚人節的嘲弄對象。

薩科奇要增高?媒體自愚愚人

該報標題大書「醫生要把薩科奇」,稱總統「要接受開創性的拉長身高手術,以便長高一些」;上周在倫敦訪問時,薩科奇足登恨天高,與曾擔任模特兒的妻子布魯妮穿著的包頭平底鞋形成對比。

《太陽報》引述名叫「看來高一些」的法國政府發言人說:「病患將躺在牽引床上數小時以拉長身體,並且在關節附近的骨幹處注入鈣補充液。」

該報還提供照片,以及一張「手術原理簡介」圖,顯示一名男子躺在一張類似刑求用的床上。

其他英國媒體也刊登類似假消息,小報《每日星報》說,飾演情報員龐德的性格猛男丹尼爾克雷格希望電影中的○○七「男女通吃」;《每日快報》則說,倫敦知名地標「大笨鐘」的傳統計時器發生故障,目前改用數位鐘。

(中國時報)
--
企鵝會飛?「愚」樂報導!

4月1日愚人節,全球媒體照例又展開「愚弄讀者大作戰」。今年的愚人傑作包括:「會飛的企鵝」、「薩科茲動手術增高」,以及「特種老鼠搜索青蛙」。

「會飛的企鵝」由英國3大媒體聯手「加工」,兩大報每日鏡報及每日電訊報同時刊出報導,表示英國廣播公司第1頻道將推出全新紀錄片「演化的奇蹟」。工作人員拍到一群企鵝從南極圈一路北飛,直到抵達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才停下來。

為了取信讀者,網路版的報導還附上90秒的預告片,將企鵝跟雨林大嘴鳥一起出現的鏡頭放給讀者看。當然,整篇報導加上影片,全部都是虛構的。

法國總統身高 也被戲弄

而剛訪問英國的法國總統薩科茲伉儷也成為「戲弄」的對象。太陽報宣稱比妻子矮很多的薩科茲將前往瑞士動增高手術,為自己增加12.5公分-這當然是假的。而衛報則是宣稱英國首相布朗已找了法國第一夫人布妮當英國的「品味顧問」,還要替服裝品牌改良服飾-這當然也是假的。

而全球最大膽的政府官員莫過於紐西蘭保育部長察維克。部長辦公室在4月1日發出新聞稿,表示該部正在訓練老鼠尋找稀有的原生青蛙。結果紐國兩家新聞機構中招上當,將這則整人消息發了出去,事後發現被擺道不但取消故事,還痛罵部長「浪費資源」。

而哈佛大學校園刊物「哈佛妙文」則是和「國家地理雜誌」合作,找來話題女星芭黎絲.希爾頓與大型動物人偶拍攝封面,名為「天黑後的芭黎絲:最狂放的野生動物狂想曲」。國家地理雜誌之所以樂於合作,目的除了自娛娛人之外,也想一改自己在讀者心目中的嚴肅形象。

(自由時報)
--
BBC愚人 播企鵝飛天 滿天小翅膀 短片逼真 極盡搞笑

英國媒體昨天報導前所未見的自然奇景:企鵝會飛!報導宣稱企鵝有如候鳥會飛往溫暖地區過冬,還附上企鵝揮動小小翅膀滿天飛舞的照片,令人嘖嘖稱奇。

英國
英 國《每日電訊報》昨天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生態節目在福克蘭群島以南1200公里,接近南極的喬治國王島守候多日,拍到離奇的飛天企鵝景象,主 持人泰利瓊斯指出:「當天氣變壞,阿德里企鵝並未聚集在一起取暖,反而振翅飛翔數千英哩,到北方的亞馬遜雨林尋找溫暖冬陽。」節目製作人更聲稱,這是反向 進化的證據,違背達爾文的進化論。

電腦合成游泳動作
報導言之鑿鑿,還附上逼真的短片 (http://www.telegraph.co.uk/portal/ttv/arts.jhtml?bcpid=1358314062& bclid=1363192294&bctid=1482436596),但企鵝會飛行,還會到熱帶過冬,完全違反常理,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媒 體又開了個愚人節的玩笑,促銷互動網站與新節目。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員金仕謙表示,企鵝無法靠雙翅在空中持續飛行,只能躍出水面短暫騰空,但企鵝在水中振 翅游泳的動作,看來就像飛行,若經電腦處理畫面,就有可能呈現企鵝在空中飛翔的假象。
媒體在愚人節搞笑行之有年,BBC早在1957年就播放過瑞士農婦從樹上「採收」義大利麵條的冒牌紀錄片,騙倒觀眾。昨天的假新聞還包括法國第一夫人布妮要改善英國人時裝品味,教英國小孩喝紅酒;倫敦地標「大笨鐘」變成數字鐘等,都是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英國媒體愚人節玩笑新聞
《鏡報》、《每日電訊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生態節目,在南極附近拍到企鵝滿天飛的奇景。
《衛報》:英國首相布朗邀請法國總統沙柯吉夫人布妮搬到倫敦小住,以提升英國人穿著及飲食品味。
《快報》:倫敦著名景點「大笨鐘」將廢棄指針,改成數字鐘。
《太陽報》:英格蘭足球國腳將強制學習義大利文,以跟新任義籍教練溝通。

(蘋果日報)
--
英研究:服抗精神分裂藥 老年癡呆更惡化

阿茲海默氏症者慣常服用抗精神分裂病藥物(neuroleptics),不過,英國最新研究顯示,此舉反而會使病情更加惡化。

阿茲海默氏症者慣常服用抗精神分裂病藥物(neuroleptics),不過,英國最新研究顯示,此舉反而會使病情更加惡化。

根據倫敦國王學院、牛津大學與新堡大學最新聯合研究,長期而言,服用抗精神分裂病藥物,對出現中度行為問題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泰半並無助益;而且,持續服用 六個月,還會令病患的口語溝通能力明顯惡化。已展開的後續研究也初步顯示,阿茲海默氏症患者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藥物,也可能會提高死亡率。

這項刊登在最新一期《PLoS醫學》(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Medicine)期刊的研究,對象係居住在倫敦等四個城市看護中心的一六五名阿茲海默氏症末期患者,其中,約有六十%的病患被餵食抗精 神分裂病藥物,以控制諸如攻擊性的行為。據統計,英國約有七十萬人罹患俗稱老年癡呆症的阿茲海默氏症,預估卅年後人數將會倍增。

此次列入研究的抗精神分裂症藥物包括:thioridazine(美利廉)、chlorpromazine(Largactil)、haloperidol(好度)、trifluoperazine(Stelazine)、risperidone(理思必妥)。

(中國時報)
--
惡作劇的積極面 提醒人謙卑

4月1日愚人節,很多人在這一天大搞整人惡作劇,目的多半是博君一笑,但學者指出,惡作劇除了搞笑之外,背後往往隱含一些更深層的意義。

人類學者發現,惡作劇在世界上有些地方是儀式的一環,目的在於教人以謙卑的態度接受成功。近年來有些研究顯示,被惡作劇整到的經驗比其他經驗更能刺激人「自省」,從而發揮提醒人不要自大或粗心的功能。

已故美國社運人士郝夫曼(Abbie Hoffman)把惡作劇分成好、壞和中性3類,壞惡作劇就像兄弟會入會儀式中有些帶有危險性的整人遊戲,往往失之太過;中性惡作劇是純粹搞笑,例如把馬 桶整個用保鮮膜包住。至於好的惡作劇,依照郝夫曼的定義,應該是以幽默方式嘲諷人的恐懼或失敗,這種惡作劇在很多社會的啟蒙儀式或成年禮都可見到,例如在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達瑞比族人會要求小孩子做個小盒子,然後將盒子埋入土裡,同時告訴小孩子說,過不久盒子裡會出現寶藏。

但達瑞比族人也會告誡小孩,絕不能打開盒子偷看。但小孩忍不住好奇,總是會偷看,結果當然是失望。另外在非洲尚比亞,恩丹布族有一種展示勇敢的成年禮,是讓男生在村子外面紮營睡覺,並由一個成年人戴上怪物面具去嚇他們。很多男生會被嚇呆。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人類學教授特那說,這類型的惡作劇相當普遍,其真正目的在於抬舉一個人之前,先要貶抑他,在榮耀一個人的儀式中,同時提醒他的失敗。

3位心理學者-明尼蘇達大學的沃絲、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柏梅絲特和加拿大卑詩大學的秦傑森去年發表一篇論文,文中指稱被惡作劇整到的感覺,即憤怒、自責和怨懟,是一種很奇特的組合,可刺激人針對「我有多容易上當?」或「我有哪些盲點?」等問題進行省思。

這些學者找來55位男生和女生,進行心理學所謂的「違實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也就是先在腦中回想自己被整到的經驗,再假想自己如果警覺一點,會有什麼不同的反應。伊利諾大學心理學者羅斯說,類似的研究顯示, 「違實思考」可啟發新行為與新的自我探索,最終可導致自我改善。

(中國時報)
--
卡拉揚百歲冥誕 樂壇紀念滿檔

四月五日是指揮帝王卡拉揚的百歲冥誕,包括柏林愛樂、薩爾茲堡音樂節等歐洲重要樂團與音樂節,都在這個樂季推出紀念活動。卡拉揚擔任柏林愛樂總監達卅四 年,一手奠定了柏林愛樂世界頂尖樂團的地位,並留下眾多傳世的錄音。他的一生,正如他的名言:「我將是一位獨裁者。」

一九○八年四月五日出生在薩爾茲堡的卡拉揚,父親是外科醫生。廿一歲那年,他在父親的金援下,與莫札特管絃樂團發表首場音樂會,立刻被德國烏姆(Ulm)歌劇院的經理聘為指揮;廿七歲時,又成為德國阿亨(Aachen)歌劇院的音樂總監。

二次大戰期間,卡拉揚是納粹成員,導致戰後在德國被禁演,約過一年才平反。不過卡拉揚很快便成為樂壇霸主,幾乎所有重要樂團與活動都與他有淵源。

生於德國 二戰時曾是納粹成員

他在一九四八年成為維也納愛樂協會的藝術總監、一九五五年接下柏林愛樂音樂總監、一九五七年以藝術總監身分掌管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一九五六年成為薩爾茲堡藝術節藝術總監。

不過,他在一九六七年因不滿薩爾茲堡藝術節當局降低票價以吸引觀光客,與柏林愛樂另起爐灶,成立薩爾茲堡復活節音樂節。此外,他也是瑞士琉森音樂節的重要指揮。

卡拉揚被尊稱為帝王,在於他的藝術特質和性格。柏林愛樂在他的訓練下,造就出絲綢般的絃樂、溫暖厚實的木管、明亮且爆發力十足的銅管。他的美學兼具感性與理性,節奏富有活力彈性、流暢中又有嚴謹細膩的分析,華麗奔放卻又內斂。

卡拉揚習慣掌控,一九八二年他與柏林愛樂發生嚴重衝突,因為以男性為主的柏林愛樂,拒絕他聘請女單簧管演奏家梅耶(Sabine Meyer)入團。雖然最後梅耶還是加入,但是男團員的不當舉止,逼使她在九個月後就離開,卡拉揚和樂團的關係因而降至冰點。舞台下,卡拉揚愛「玩」的東 西,也充分展現他的操控性格,像是遊艇、飛機、跑車等。

習慣掌控 奠定柏林愛樂頂尖地位

紀念卡拉揚百歲冥誕,柏林愛樂這期的團刊以他為封面,並在柏林、巴黎、東京舉行慶生音樂會。薩爾茲堡復活節音樂節邀請他一手提拔的小提琴家慕特、指揮小澤征爾,演出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和蕭士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

暑假登場的薩爾茲堡音樂節,邀請義大利指揮慕提、維也納愛樂演出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巧合的是,卡拉揚的弟子楊頌斯,三月也率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 團演奏這首曲子以懷念恩師。薩爾茲堡莫札特管絃樂團早在一月就演出卡拉揚慶生音樂會,卡拉揚這生的第一場公開演出,就是與這個樂團同台。

發明CD 卡拉揚扮重要「推手」

卡拉揚喜歡錄音,也熱衷於錄音技術,在CD格式被新力公司發明的過程中,卡拉揚其實扮演了重要角色。

卡拉揚在柏林愛樂期間,與新力總裁大賀典雄成為好友。一九八一年薩爾茲堡復活節音樂節時,卡拉揚運用個人關係,號召各國的唱片業者齊聚薩爾茲堡廣播的錄音室,讓新力在眾人面前發表他們的CD技術,在這之前唱片仍是黑膠的年代。

卡拉揚一生進錄音室灌錄過四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最後一套錄音就是一九八○年代他運用新力的數位技術,以最新的錄音和錄影技術完成的。

卡拉揚是完美主義者,平時的宣傳照均由專人打理。連這套專輯在錄影時,他要求不同小提琴演奏者的弓絃,都要處在同樣高度,以製造視覺美感。因此,這套貝多 芬交響曲全集的拍攝過程,動用了六部攝影機,前後拍了四次,再從六萬多呎的毛片中剪接出成品。這套錄音錄影也在他的百年冥誕發行紀念版。

錄音橫掃三大唱片 愛妻還出自傳

指揮之神卡拉揚在音樂上的成就令人景仰,他在三大廠牌留下的眾多錄音與影像,則讓他的音樂能夠生生不息為後代親炙。據估計,他一生共錄製了約九百種唱片,光是他和柏林愛樂在一九七二年就錄了卅一張。各大唱片公司為了紀念卡拉揚百歲冥誕,如今紛紛推出紀念專輯。

二次大戰後,歐洲的唱片市場復甦,各唱片公司開始尋求新星。當時因納粹背景被德國禁止演出的卡拉揚,被EMI唱片公司的重量級英國製作人李格 (Walter Legge)給看上。李格在一九四五年為了錄音所需,在倫敦成立愛樂管絃樂團,這樂團成為卡拉揚那段時間的練兵之地。

卡 拉揚與EMI簽訂獨家錄音合約後不到五年,卅三轉黑膠問世,這種唱片一面可以演奏卅分鐘。一九五一年八月EMI以當時最前衛的技術,把錄音工程師送到拜魯 特音樂節,錄下卡拉揚指揮的華格納《紐倫堡名歌手》全劇。為了紀念卡拉揚百歲冥誕,EMI發行兩套紀念盒裝,包括八十八張CD的「管弦樂作品」及七十二張 CD的「歌劇與聲樂作品」,收錄卡拉揚與倫敦愛樂管絃樂團、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的精彩演出。

而卡拉揚與柏林愛樂合作的錄音精華,則幾乎由環球唱片包辦,包括貝多芬、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華格納樂劇《指環》等。環球推出的卡拉揚百年紀念金裝,則以二片CD的包裝吸引卡拉揚的入門樂迷,卡拉揚和小提琴家慕特合作的所有錄音也以五片CD版本全收錄。

環球出版的專輯「生命中的卡拉揚」頗為有趣,收錄的是卡拉揚的第三任妻子愛麗特(Eliette Mouret)所喜愛的卡拉揚錄音,與她最近出版的自傳《在他(卡拉揚)身邊的日子》相呼應。

愛麗特是法國的時尚模特兒,一九五八年,十九歲的她下嫁給五十歲的卡拉揚,相差卅一歲的兩人育有二女。卡拉揚為討愛麗特歡欣,手筆非常大,不惜為她買下畢卡索、雷諾瓦等畫家的作品,也曾以愛麗特的畫作做為唱片封面。

(中國時報)
--
CPR每分鐘100次 救人動手不動口

路上看到有人突然心臟病發昏倒,是否忌諱口對口的心肺復甦術(CPR)而袖手旁觀?現在你可以動手不動口,在患者胸部快速、深度施壓就能救人一命。

美國心臟學會指出,對於突然心臟病發的成人,在其送醫前施以徒手心肺復甦,其成效與標準CPR一樣好。

徒手CPR需以一分鐘一百下的速度不間斷的對患者胸部施壓,直至醫護人員接手,或者利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恢復患者正常心跳為止。

只適用突然昏倒成人

不過這項行動只能適用於突然昏倒、停止呼吸且沒有反應的成人,因為因心臟病發或其他心臟問題突然造成心臟停止跳動的人,他們的肺部與血管仍然充滿空氣,而壓縮舉動有助於讓血液流向腦、心臟與其他器官。

至於孩童的昏厥主要可能是呼吸問題所致,因此應該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對於因近乎溺斃、用藥過量或一氧化碳中毒而缺氧的成人,也應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以使空氣進入其肺部與血管。

徒手CPR較簡單也較容易記,同時也能去除人們擔心口對口人工呼吸會染病的心理障礙。

美國的CPR綱要已逐漸偏向徒手施壓的指導。最新版本、二○○五年的綱要著重在壓三十下交換兩次快速口對口呼吸,不過對於「不願或不能」進行口對口者則可徒手施壓。

一 項統計指出,美國每年有三十一萬人在醫院外突然心臟病發而死,其中八成是發生在住家。約九十四%患者在到院前不治,在等待救治前獲得CPR的患者,倖存的 機會比沒有得到搶救者高出兩、三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獲得這項基本救援。患者的腦部在心臟病發四到六分鐘後就開始死亡。

(自由時報)
--
玩針的! 英診所助擴大G點

打膠原質 只花30分鐘

攸關女性性高潮的G點是否存在,長久以來眾說紛紜。現在,英國科學家利用注射膠原質的方式,將G點範圍擴大,讓女性在床笫之歡時更容易獲得滿足,提升其性生活品質。

英國媒體一日報導,這項稱為G-Shot的注射被譽為最新的「午餐時間手術」,有心追求更高性滿足的婦女只要前往專門診所,花三十分鐘,在局部麻醉情況下打一針,即可有效提升性趣和滿意度。

所謂G點(G-spot)是一九五○年由德國婦科醫生葛拉芬伯提出,G即為其姓氏第一個字母。據稱G點是陰道內相當敏感的部位,受到刺激時會帶給女性強烈性高潮,堪稱女人性快感的「點火器」。

位於倫敦「診所街」哈雷街的「英國雷射陰道整型中心」,號稱是英國第一家提供G-Shot的診所。整套G-Shot流程是先讓登門求診的客戶找到自己的G點,然後利用特製的擴張器協助導入膠原質。

要價近5萬台幣

膠原質可暫時將G點範圍擴張至寬度約十便士硬幣大小(即二.八五公分),高度約○.六四公分,使其更易於感觸,進而增強性反應和滿意度。手術要價八百英鎊(約台幣四萬八千多元),效果約可維持四個月。

該診所的達帝教授表示,女性希望享受更高品質性生活的需求愈來愈普遍,他們提供舒適且隱密的空間,指導客戶找出G點。

達帝指出,現在世界各地都有這類G-Shot門診,但迄今該診所只有五人登門求診。「顯然,英國人比較保守。」

達帝聲稱,美國研究暗示,在接受G-Shot注射的婦女中,高達八十七%表示其性生活滿意度確有提升,包括性高潮時間拉長、高潮次數增加、性慾增強等。

不過,該診所強調,對性生活不順或性伴侶不協調的婦女來說,G-Shot並非萬靈丹。換言之,G-Shot並不是性生活不滿足或無法達到高潮的女性的「解藥」。

(自由時報)
--
丹麥最新研究 壓力大 易懷女寶寶

「黃醫師!你看是男生,還是女生啊?」不少患者在生殖不孕門診確認已成功受孕後,接下來最常、也最渴望知道的就是性別問題。

據 統計,已開發國家出生男嬰比率會稍稍比女嬰來得高一些,但在最近的統計數據卻顯示,男嬰比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有些學者認為這可能和抽菸有關,有些學者相 信,性別和媽媽本身喜歡攝取的食物有關,而環境學專家則指出,出現地震、水災、戰爭後的幾年,男嬰比率下降。但這些說法都沒有從大量研究數據中得到證實。

在2007 年11月人類生殖醫學雜誌報導,「壓力」很可能讓婦女更容易生下女孩。為了證實這個理論,丹麥學者Carsten針對該國從1989至1992年懷孕的 8719位丹麥婦女進行心理壓力問卷調查,並統計分析壓力對生男育女的影響。結果發現,壓力確實讓婦女更容易產下女嬰。

其研究顯示,毫無壓力的婦女有52%懷男嬰,而壓力大的則僅有47%;婦女如果遭遇喪偶或喪子的創傷後,有60%的機率懷女嬰。一般來說,懷孕前1年內,如果面臨的壓力愈大,生下女嬰的機率也愈大。

壓力所造成容易懷女寶寶的現象,在動物實驗中也獲得證實。動物學家認為,壓力促使母體下視丘、腦下垂體及性腺分泌特定的荷爾蒙,進而影響胎兒的性別,而最新的研究指出,在911攻擊事件後,美國婦女在這幾年生男嬰的機率明顯下降!

目前國內法律規定不可以任何人工生殖技術來篩選胎兒性別;不過如想要生男嬰的話,建議夫妻雙方心情都應放輕鬆,儘量不要從事較緊張的活動。

反之,若想生女寶寶的父母則可試著讓自己生活忙碌些,壓力大一些!但倘若結果不如預期,不管生男或生女,都是自己的心肝寶貝,畢竟有子有女萬事足。

(自由時報)

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80401

準備好了 捷運環狀線年底動工

台北捷運環狀線在新舊政權交替之際,昨天終於獲得行政院經建會通過第一階段工程修正財務計畫,預定今年底動工,民國102年完工。縣府昨天下午立即辦記者會宣布喜訊,強調環狀捷運線「準備好了」。